有幅漫畫,讓我想了很多。歷史老師對小強父母說:“上課時我問小強,圓明園是誰燒的?他居然說不是他燒的”。小強媽說:“小強可誠實哩,他說沒有燒,就肯定沒有燒?!毙姲终f:“小孩子嘛,燒了就燒了吧,值多少錢,我們賠就是了”。這類看似笑話的荒唐答問,生活中確實不乏其例,時有所聞,甚至屢見不鮮。一些人特別是有些青少年不了解祖國的近代歷史,與我們忽視歷史教育是分不開的。
近幾年來,報上登的、書上寫的、影視放的,特別是有些“家”們賣力宣揚的,不是美化資本主義,就是“剖析”中國貧窮落后,似乎外國的月亮真的比中國的圓。對于帝國主義曾經(jīng)怎樣瘋狂、兇殘地侵略、掠奪中國,似乎提的越來越少了。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改變了一窮二白的面貌,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或被漠視,或被遺忘,或熟視無睹,或一葉障目,這怎能不使人思想惶惑、震驚?又怎能不損傷人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們不能聽之任之,要恢弘提升中華民族的正能量。痛定思痛,以史為鏡,重溫這段歷史,以加緊加強教育今天的青少年是十分必要、十分重要的。因為歷史是客觀的、公正的。善惡美丑,功臣禍首,涇渭分明。懂得歷史可以從對比中提高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的辨別能力,增強愛國心和民族自信心。對于像“圓明園是誰燒的”這類問題,只有家喻戶曉,刻骨銘心,才能牢記國恥,臥薪嘗膽,發(fā)憤圖強;才能提振精氣神,光大正能量,實現(xiàn)民富國強的中國夢。李關良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