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當今媒體競爭已近白熱化,在新聞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人們不得不在標題上花費更多心思,追求的就是一個花樣翻新,需要的就是一個新穎奇特。但是,人們在追求新奇特的同時,往往忽略了一個媒體最起碼的真善美情懷。當兩架飛機相撞發(fā)生空難時,就會冒出“兩飛機空中接吻”之類的自以為討巧的標題。當汽車相撞釀慘禍時,竟有“兩車擁抱”如何如何的調侃語氣,當絕望農民工欲跳樓討公道時,有媒體竟能以一種“事不關己”之態(tài),風風涼涼地亮出大標題:“跳樓秀”等等。
有道是標題是新聞的眼睛,是報紙的靈魂。文章的標題最能表達一張報紙的觀點、態(tài)度,最能體現報紙的那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文明氣質。就這一角度而言,標題是表現報紙綜合素質的較好途徑。
不久前,媒體對籃球運動員易建聯(lián)嘴唇受傷縫50針一事的報道,各家媒體的標題制作,便高低分明,優(yōu)劣盡現。比如有這樣兩則題,一則是:“(肩題)阿聯(lián)接受采訪口齒清晰 (主題)專家:多縫針為避免毀容”;另一則是:“易建聯(lián)復出決心不變 嘴唇縫50針但傷勢不太嚴重”。這兩則題雖然文句平白無奇,略顯笨拙,但其中深含關切之意——對易建聯(lián)傷勢的關切,對關心易建聯(lián)的廣大讀者的關切。作為讀者當聽說易建聯(lián)嘴唇受傷,第一反應就是易建聯(lián)會不會毀容破相,進而擔心傷勢會不會影響他的復出。而這兩則標題恰恰在這兩點上回應了讀者。且兩則標題文風踏實,語意體貼,和這一意外傷害事件的氣氛和諧一致。而同時某報的一則標題,就讓人觀之不爽:《嘴唇密密縫,易恐遲遲歸》——略帶恐怖、調侃意味,這頗費心思的標題,很難給人以好感,反而讓人覺得制題者有點冷血旁觀、油嘴滑舌之態(tài)。這種缺少關懷之情的新奇特,只能讓報紙質量丟分失色。
由此可見,要想讓我們的報紙真正貼近人心,贏得讀者,首要一條,就是辦報人要有一顆正直善良的心,一腔真善美的情懷,痛恨丑惡、同情弱小、體恤民情、伸張正義,對生命心生敬畏,對真情心懷感激。一旦媒體有了這樣的修養(yǎng)、這樣的素質,我們的標題怎會不動人,我們的筆下怎會不生花,我們的報紙怎會不魅力大增?
楊春燕
(據中國新聞出版報)
【責任編輯: 劉靜】 |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寫殘疾人報道應注意的問題
下一篇: 臨汾市省級以上新聞作品獲獎標題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