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我家陸續(xù)購買了聯合收割機、拖拉機、三輪,農忙時農田收割作業(yè),農閑時跑跑運輸,家里的收入大大增加了。每年,這聯合收割機能掙5萬多元,加上拖拉機跑運輸和家里的其他收入,一年能掙8萬多元呢!”談起購機補貼帶來的實惠,響水河鎮(zhèn)仁彰村的黃建偉有說不盡的話。黃建偉一家靠農機致富,全家人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成了仁彰村有名的富裕戶。
近年來,浮山將農業(yè)機械化建設當作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抓手,去年先后投入專項資金983.57萬元,積極服務于全縣農業(yè)現代化的發(fā)展。目前,浮山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14.6582萬千瓦,農機化經營收益達到4970萬元,走出了一條極具浮山特色的農業(yè)機械化發(fā)展之路,有力地促進了全縣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yè)的發(fā)展步伐。
農機購置補貼打造“鋪路石”
“八萬多的小麥聯合收割機我只用了五萬多元,國家一共補貼了兩萬多,黨和政府的好政策真是幫了我的大忙??!”響水河鎮(zhèn)程村村民張紹玉看著自家新買的小麥聯合收割機激動地對筆者說。
近年來,浮山縣抓住機遇,精心組織實施,以達到農機具總價款30%的補貼比例,帶起了農民70%的資金投入,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去年以來,先后投入國家農機購置補貼資金67.658萬元,帶動農民投入資金106.2975萬元,已累計有497戶農民享受到了國家補貼政策,購置農機具2000余臺(套),為發(fā)展現代農業(yè)提供了現代化的物質裝備。
為進一步做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該縣利用宣傳車、廣播電視、橫幅和組織人員到各鄉(xiāng)鎮(zhèn)設立咨詢臺、發(fā)放宣傳資料等形式把新型農機具的品種、機械性能等技術知識以多種形式宣傳,去年以來共發(fā)放補貼宣傳單5000余份,使農機購置補貼的政策家喻戶曉。同時,浮山縣還制訂了詳細的補貼專項實施方案,在做好項目的實施和資金使用管理的同時,成立了農機購置補貼領導小組,確保了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顚S?。為讓購機農民買得放心、用得稱心,農機局積極與各生產廠商聯系,保證供貨及時,并嚴格把質量關,使每臺農機具都能順利進行田間作業(yè)。
保護性耕作鋪開“科技路”
“程村張承杰保護性耕作對比田,深松作業(yè)畝產299公斤,傳統(tǒng)作業(yè)畝產137公斤;西北陳村陳加克,深松作業(yè)畝產97公斤,免耕作業(yè)畝產117公斤……”在2010年保護性耕作對比測產表上,這些數字靜靜地展示著浮山縣去年保護性耕作取得的喜人成效。
2010年,浮山縣成功地被列為國家級保護性耕作示范縣,目前該縣機械化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了15萬畝。同時,浮山縣又被確定為全省農機深松整地作業(yè)補貼項目縣,省下達全年1萬畝的作業(yè)任務,這是近年浮山縣保護性耕作工作中的一項重頭戲。為此,該縣農機部門專門出臺了詳細的《2010年浮山縣農機深松整地作業(yè)補貼項目實施方案》,對全縣60余名農機管理員和農機手進行了專門培訓,并簽訂了《農機深松整地作業(yè)合同》。在工作中,該縣主要采取點面結合、集中聯片、整體推進、合理規(guī)劃的辦法,擬訂了各鄉(xiāng)鎮(zhèn)、村、農機戶目標任務。全縣共建立了東張、響水河、張莊、天壇、北王5個千畝示范區(qū),在槐埝、米家垣、北韓、寨圪塔建立4個百畝示范區(qū)。
社會化服務撐開“保護傘”
“這兩年,農機部門的同志真給我?guī)土舜竺?。他們不但為我們提供技術服務,還及時為我們提供作業(yè)信息,給我們免除了不少后顧之憂啊?!睎|張鄉(xiāng)農機管理站的楊勇有一家自己的農機零配件和油料供應商店,在縣農機部門的支持下,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理優(yōu)勢和信息優(yōu)勢,積極開展農機中介服務工作,先后從各地為農民引進21臺配套的農機具,還在夏收期間為他們聯系活源,既有效地促進了該鄉(xiāng)的農業(yè)生產,又增加了自己的經濟收入。
截至目前,浮山縣、鄉(xiāng)、村農機化服務作業(yè)組織達到了4個。該縣還有重點地選擇了一批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農民進行培育扶持,目前全縣農機大戶達到了12戶。他們及時為農機科技示范戶提供作業(yè)信息、及時提供機具技術服務、及時了解掌握各農機戶作業(yè)動態(tài),解決機械化保護性耕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為農機戶當好參謀,提供好后勤保障。
在工作中,該縣農機部門的干部職工經常深入實際,結合縣情、鄉(xiāng)情、民情,深入研究搞什么樣的耕作模式好,怎么搞農民易接受,怎么做見實效、花錢少等問題。在積極宣傳、現場觀摩的基礎上,他們還加強了對比試驗工作力度,通過糧食畝產的實際對比,不斷完善保護性耕作技術體系,為全縣保護性耕作的示范推廣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在深松、化學除草、地表淺旋處理和免耕播種四個關鍵作業(yè)環(huán)節(jié),除組織機具演示外,還分別深入田間地頭檢查指導,累計培訓農村勞動力、農機戶、管理技術人員1527人次。 (通訊員 王奠邑 王二明 許華華 )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