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勝是一個“工作狂”,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山焦。1978年,劉義勝便來到了這片熱土。31年過去了,劉義勝已經從一個當年的毛頭小子成長為一名技術過硬的通信技師和一名管理有方的電務段段長,可以說,他是伴隨著山焦一步步的發(fā)展而成長起來的。除了對本職工作的熱愛,更多的是對山焦的熱愛,這些年也有過很多外部單位提出豐厚的條件,想要“挖走”他,但是他始終選擇的是留在山焦,多年來他已經把山焦鐵運公司當成了自己的家,即使是星期六、日沒事的時候也要來公司轉轉。
由于職業(yè)的原因,劉義勝的工作一般都是在室外,而且越是在惡劣的天氣下通信線路就越容易出現(xiàn)問題,但是,不論刮風下雨,不論白天黑夜他都會隨叫隨到實施搶修,就是一些分外的工作,找到他的時候,他也毫無怨言,“故障就是命令”已經成為他的行為準則。在劉義勝的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年的冬天,由于外部施工單位把廠里的通信電纜挖斷了,通信的中斷,導致行車中斷,時間緊迫,當時天氣寒冷,又臨近黑夜,天空中還下著雨夾雪,劉義勝和他的隊員們凍得手指都發(fā)木了,由于天已近黑,他們只能拿著信號燈和手電筒沿線找到故障點,用洋鎬挖開,采用臨時措施,等到恢復通信,天已經完全黑了,因為搶救及時,沒有影響到公司的正常生產運輸。
三十多年來,劉義勝除了扎實認真做好工作外,始終把學習放在首位,充分利用8小時外的大部分時間學習,除了自學相關理論知識他還特別注意向廠家索取產品的說明書、電路圖等資料,做一些技術方面的研究,有時遇到自己實在搞不明白的問題,就去有關單位找資料或者找專家拜師學藝。多年來通過自學和實踐他已成為一個精一通二會三的復合型技術人才。
2008年冬天,山焦公司內燃機車的智能充電電路發(fā)生了故障,導致機車充不上電,如果不能及時排除故障的話,在當時天冷的情況下,就有可能會凍壞內燃機車,造成巨大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劉義勝帶著自己的隊員,在機務段的配合下,憑借著自己扎實的電路知識,一邊研究,一邊摸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修好了機車的智能充電電路,看著火車能夠順利運行了,他比誰都自豪。
如今,年過半百的劉義勝依然堅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鉆研,工作中碰到一些不懂的問題依然謙虛地和身邊的人討論研究。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三十多年來,劉義勝用平凡的閃光書寫著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軌跡。青年標兵、先進生產者、優(yōu)秀班組長、優(yōu)秀工會積極分子、最佳班組長、優(yōu)秀職工代表——光榮稱號接踵而至;公司勞動模范、市一等功、市“五一”勞動獎章、市勞動模范——榮譽表彰如滿堂紅一樣,將這個平凡的職工推上了職工的最前沿。
(記者 許麗)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劉靜】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