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注意到,盡管這是組織系統(tǒng)內(nèi)部的會議,工作性和專業(yè)性很強,但李源潮的這段論述在網(wǎng)上有很高的轉(zhuǎn)載率。筆者理解,一是,這段論述言簡意賅,尤其是“黨性不強的干部不能當組織工作干部”的表態(tài),體現(xiàn)了這位組織部長的鮮明個性和一貫風格;二是,組織部門是“敏感部門”、“要害部門”, 組織工作干部被稱為“管黨員的干部、管干部的干部”。人民群眾對黨風和干部作風高度關注,對組織部門和組工干部也寄予厚望。
什么樣的人能當組織工作干部?歸納起來就是“三個過硬”:黨性堅強、政治過硬;知人善任、能力過硬;公道正派、作風過硬。中組部從2008年開始,利用三年時間,在全國組織系統(tǒng)開展“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樹組工干部新形象”活動,使組織工作落實到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更好地為黨員干部和各類人才服務,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講黨性”是黨員干部的基本政治素質(zhì)。而且,要求干部“講黨性”,“管干部的干部”首先要講黨性。這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也是一以貫之的要求。那么,為什么現(xiàn)在又要重提“講黨性”?李源潮尖銳地指出,現(xiàn)在有些干部中存在一種偏向,好像講黨性過時了、講黨性吃不開、講黨性是空話,此風在黨員干部中不可長,尤其在組織工作干部中不可長。黨員干部不講黨性,入黨干什么?組織部是黨的重要機關,不講黨性就會失去原則性、失去方向性。
那么,組織工作干部講黨性又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一是政治立場的堅定性。堅決貫徹中央指示精神,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證中央意圖在組織工作中得到實現(xiàn)。二是服務大局的自覺性。始終堅持黨的組織工作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自覺在大局下行動。三是組織工作的原則性。堅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賢,反對拉幫結(jié)派、任人唯親。四是改革創(chuàng)新的敏銳性。敏于發(fā)現(xiàn)新情況,善于破解新難題,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推進組織工作。五是抵制歪風邪氣的戰(zhàn)斗性。不信邪,不怕得罪人,勇于同不正之風作堅決斗爭。
在很多人看來,組織部“管帽子”、“權(quán)力大”,殊不知,“權(quán)力大”的另一面是責任也大。組織工作與人民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選好一個干部,能帶動一方發(fā)展;配好一個班子,能造福一方百姓。反之,配差一個班子,就會耽擱一方發(fā)展;用錯一個干部,就會貽害一方百姓。所以,人民滿意不滿意,應該成為檢驗組織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組織工作讓黨滿意,歸根到底也是為了讓人民滿意。
據(jù)中組部2007年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問卷調(diào)查,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表示滿意的為11.8%,基本滿意的為57.8%,不滿意的為14.5%。這說明干部選拔工作要讓人民滿意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苯M織部門是管干部的職能部門,管好自己是管好干部的前提。吏治的腐敗是危害最烈的腐敗。組工干部出問題,對黨的事業(yè)、黨的形象的危害會更嚴重。正因為如此,組織工作干部必須做到“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必須做到“三個過硬”,這樣才能為黨和人民掌好組織權(quán)、用好組織權(quán)。(汪曉東)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時評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
上一篇: 喜看會議文件電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