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一夜間,我發(fā)現(xiàn)和兒子年齡相仿的孩子都忽然在院子里“消失”了,于是,和幾位家長了解情況。原來,有兩位家長在孩子所在學校的附近租了房子,孩子住在那里,一個月才回家一趟;還有兩位家長,因為意識到初中階段對孩子習慣養(yǎng)成十分重要,看到孩子成績不好,干脆把孩子送到運城和臨汾兩所以嚴格管理出名的民辦學校上學了;另有一位家長讓孩子住進了學校附近的輔導站,還有一位家長貸款在學校附近買了房子,早已全家都搬走了。因此,滿院里只有兒子一人還在跑校。
“要給孩子騰下時間,讓孩子全身心地撲在學習上。”這是幾位家長共同的說法。即便這樣,就在周末時間,還有幾個孩子上鋼琴班、英語班,有一個家長規(guī)定孩子在家中只能說英語,不許用漢語交流。一位上民辦學校的家長說,她要求孩子事事都做到最好,生活上要循規(guī)蹈矩,如被子要疊得整齊、坐姿要端正、寫字要工整、飲食要注意絕對衛(wèi)生……說罷,大家不由自主道出了一個字,累”!
初中階段孩子進入了青春發(fā)育期,這個階段家長要關(guān)注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注重孩子的人格養(yǎng)成。孩子要好好學習,也要學習如何做人處事,嘗試自己獨立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然而,許多家長卻認識不到這個階段的重要性,惟看重分數(shù),對分數(shù)以外的一切都進行了包辦。上述其中一位家長從酸奶的牌子、衣服的挑選、零食的口味到食譜的搭配,從學習音樂、繪畫、運動量的安排,到玩具、小伙伴、游戲的內(nèi)容、活動的限制都進行了包辦,將來連人生目標、道路選擇也要一手包辦下去。還有的家長,時常會因孩子的失敗而過度憂慮,從而使自己的愉悅與生活滿意度降低。即便如此,他們還不敢減速,生怕一減速,就摧毀了孩子的人生和自己的期望。
他們真是太“愛”孩子了。
其實,家長大多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么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沒有溺愛。溺”,詞典上解釋為“淹沒”的意思。人被水淹沒了叫“溺斃”,如果父母的愛流橫溢,那也會“淹沒”孩子,這就是溺愛。溺愛是一種后患無窮的愛,它使孩子沒有輸在起跑線,卻輸在了終點線。家長不知道,他們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獨立思想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接受挫折的能力和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可以想見,一切被安排好的生活長期循環(huán)下去,孩子就會覺得父母對他們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因而缺乏獨立性、堅忍性、耐苦性和艱難意識。
曾遇到過許多家長對孩子付出一片愛心卻收效甚微:孩子不聽話,不理解父母,偶爾還是小昏君,并且出現(xiàn)啃老苗頭??墒钱斘覀兺高^這種表象就會發(fā)現(xiàn),導致這個問題的并不是子女,而是父母。是父母在偉大的愛子光環(huán)中走進了誤區(qū),才不小心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如何走出這個誤區(qū),是新一代家長們養(yǎng)兒育女面對的新課題、新挑戰(zhàn)。只憑父母對孩子的滿腔熱愛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掌握科學的理念,掌握愛孩子的藝術(shù)與學問,如果教育觀念和方法不得當就會適得其反。
(郭璞)
責任編輯: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