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還沉浸在暖暖秋日里的京城,1日在強勁寒潮的影響下迎來今秋初雪。據(jù)中國氣象局消息,北京地區(qū)今年的初雪時間比往年提前了整整一個月。
紛紛飄落的瑞雪,確實給久旱無雨的首都民眾帶來了不同程度的驚喜。但從各方面的情況來看,北京的首場降雪只怕又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在給人們帶來陣陣驚喜的同時,也帶來了出行不便、氣溫驟降等諸多煩惱。
由于11月1日本人有一場重要的活動,因此格外關注當天的天氣預報。10月31日,筆者不僅看了《新京報》等多家北京主流媒體,而且在網(wǎng)上仔細查看了諸多信息,都只看到了這天會大幅度降溫,下午會有六到七級大風的預報內(nèi)容,沒有一家媒體刊登的預報內(nèi)容說會下雪,我們決定活動如期舉行。結果早上一起來,卻看到了漫天飛舞的雪花。考慮到大家的出行安全,活動不得不臨時取消。這不僅給參會的嘉賓帶來了不便,也給活動組織者帶來了損失。
雖說天有不測風云,但由于天氣本身變化無常,加上現(xiàn)有科技的局限,作出完全精確的天氣預報確實還有較大難度。但對于如此大雪,氣象部門事先一點也沒有預報出來,這實在有些讓人遺憾。幸虧11月1日這天是星期天,大多數(shù)人都不用上班,也不用開車出行,這場大雪對道路交通等各方面造成的沖擊不是很明顯。而如果是上班日,各方面的情況只怕就很難如此樂觀了。
應該說,近年來,我國天氣預報和服務的能力、水平確實在不斷增強,大部分時候,天氣預報的信息內(nèi)容還是比較準確的,尤其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與2009年國慶閱兵的預報,確實是非常精確。但毋庸否認的是,天氣預報時而不準、失靈的情形還是常有發(fā)生。還記得在2005年八月,當時天氣預報說北京地區(qū)會有一場大風,筆者就曾專門從海淀區(qū)跑到昌平的房子去關門窗。然而,就在整個北京地區(qū)充分做好迎戰(zhàn)臺風麥莎的準備后,卻遲遲不見臺風襲來的蹤影。
也就是說,從技術方面看,目前對天氣的預測,并非都難以把握,問題是,像大雪這樣的惡劣天氣咋能一點都沒預測到呢?(新京報 阮占江)
來源:新華網(wǎng)
【責任編輯: 李甲】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
上一篇: 給“冤屈的”廣州財政局支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