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上最響亮的聲音,總理與網(wǎng)民交流時將“幸?!苯庾x為“讓人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一時間,“幸?!背蔀槿珖舷乱粋€熱門詞匯,“幸福指數(shù)”成為國人生活水準的一個衡量指標。那么,對于我市市民來說,幸福是什么?幸福感又有多少呢?2011年的幸福愿望是什么?連日來,本報記者走進部分市民,與他們對話“幸?!?,探尋他們的幸福感。
幸福 就是知足常樂
市企聯(lián)會長 張奎勝
這位擔任了多年企聯(lián)會長,有著豐富人生閱歷和企業(yè)管理經(jīng)驗的張奎勝對幸福感的認知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叭艘袠酚^的心態(tài),不要總是互相攀比,抱怨生活。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感恩生活中的一切。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對于不順心的事,我們要學會直面人生,認識到生活中的美都是來源于缺陷。要學會在挫折中求樂、在磨練中求樂,把挫折、苦難當做一種歷練,這樣就會樂在其中。”
幸福地工作著,快樂地生活著。這也是張奎勝對幸福感的更深理解。他說:“工作的人是幸福的。多年來,我總是在工作中尋找幸福,不論做任何事情,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去做,努力把每一件做好、做滿意。愛崗敬業(yè)不是一句空話,它是說:你無論做任何工作,都要干一行、愛一行,把工作做到極致,把小事千遍萬遍地做對、做好,這也是一種樂趣?!?br /> “在家庭中尋找快樂,在奉獻中感受幸福。”張奎勝說:“來自于家庭的天倫之樂,尊老愛幼、關愛別人的真情付出,這都是一種幸福。給你的兄弟姐妹以關懷,給需要幫助的人以愛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快樂著別人的快樂,幸福著別人的幸福,這也是一種幸福的境界?!?br /> 幫助別人,奉獻自己,愿做“人梯”,助人成功。這是張奎勝做人做事的原則,也是他的幸福心愿。正是在這樣一種精神的感召下,多年來,他和他所帶領的企業(yè)家協(xié)會成績斐然,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記者 李曉琳)
幸福 是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依
家政工作者 張春琴
來自堯都區(qū)大陽鎮(zhèn)的張春琴今年45歲,自從前年一雙兒女先后上了大學,她就通過別人介紹來到城里打工,說來也有兩年了。
談到“幸福”這個字眼,她反復擺手:“說不了、說不了,沒有多少文化?!睆埓呵偃饲诳欤瑤Ш⒆宇H有耐心,因為特別喜歡小孩,所以就選擇了當保姆,給雇主照顧孩子、做家務?,F(xiàn)在的雇主是一對年輕夫婦,由于工作忙,照顧不了孩子就請了保姆,對張春琴,小兩口從一開始就沒有把她當外人。張春琴自然也覺得很溫暖、很幸運,她把小兩口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得無微不至?!皞z孩子不叫阿姨不說話,家里的事有商有量,我心里舒服,一心撲在他們的生活上”,張春琴說:“當保姆最怕找不下好雇主,同時從村里出來的幾個同伴有的早就換了幾家了,有的嫌活兒干的不好,有的像盯賊似的生怕保姆把家里的東西轉走了,其實做保姆是憑力氣掙錢、憑良心工作,也希望受到尊重,不被主家歧視?!?br /> 張春琴的丈夫也在市里打工,他們倆每個月能有兩千元的收入,一方面要供兩個孩子上大學,另一方面要給自己攢養(yǎng)老錢,雖然現(xiàn)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但是張春琴說,他們夫婦倆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兒子還有兩年才能大學畢業(yè),女兒還有兩年才能畢業(yè)。孩子從小就乖巧聽話,學習也挺爭氣,考上大學,還都有考研究生的想法。開通的張春琴說:“既然孩子走的是正道,作為父母只能支持孩子,苦點累點雖然煎熬,可是親戚朋友都挺羨慕我,我也就挺自豪,也覺得挺幸福的?!?br /> 談到自己的幸福心愿,張春琴說:“每天看電視,感覺國家現(xiàn)在很把老百姓當回事,如果政府能讓她們農(nóng)村人老有所養(yǎng),孩子畢業(yè)后能順利就業(yè),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那我就幸福到頂了,還要求啥!”(記者 衛(wèi)博)
幸福 就是有所作為
“事業(yè)有成,在行業(yè)內(nèi)有所作為,讓家人生活得無憂無慮,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和追求。”35歲、一身藍色職業(yè)裝的吳鎮(zhèn)山面對記者的問題快人快語、不假思索地說出了他的幸福觀,讓人在瞬間感受到一名職業(yè)經(jīng)理人對成功的追求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和勇氣。
“成功是一個不斷付出的過程,付出的越多,回報的就越多,幸福感就越強。特別是在職業(yè)生涯中遇到挫折時有能力轉敗為勝,那種幸福感受會更持久?!?br /> 十多年前,吳鎮(zhèn)山還是一個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毛頭小伙子,當紛繁復雜的社會擺在他面前時,他憑借所學專業(yè)和對社會激情似火的熱情,毅然決然地邁出了步伐,把自己發(fā)展的目標鎖定在保險行業(yè),這一走就是十多年。十年來,從一名保險行業(yè)的業(yè)務員到團隊領導人,幾多風雨、幾多坎坷,在事業(yè)上一步步接近目標的同時,他的心里素質(zhì)和形象品質(zhì)也經(jīng)歷了一個逐漸完善和提升的過程。他說:“在逆境中,不能選擇逃避,而是選擇挑戰(zhàn),尋找解決問題和困難的方法,爭取轉敗為勝,每當那個時候,幸福感是持久的、深刻的,也最具有動人的魅力?!?br /> 如今,他已經(jīng)擁有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上三年級的女兒聰明伶俐,妻子也經(jīng)營著自己的美容公司,但他已經(jīng)不滿足于僅僅把幸福感定位于自己和家庭的了。他說,成功需要團隊精神,只有大家共享的幸福才是完美的。他說,當一個人獲得成功時,與你分享成功幸福的,除了家人,還有那些與你朝夕相處、患難與共、并肩戰(zhàn)斗、情同手足的團隊,以及廣大的客戶,大家共享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讓客戶在需要時得到幫助才是真正的幸福。
也許正是職業(yè)經(jīng)理人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yè)群體,他們的“幸福觀”才會與普通人不盡相同,才會更多地與事業(yè)的成功相聯(lián)系。(記者 衛(wèi)博)
【責任編輯: 邱?!?/p>
【責任編輯: 邱睿】
【責任編輯: 邱?!?/p>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