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既是智慧之源、進德之基,更是生存之本。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知識的更新加快,人們所掌握知識的“保質期”會變得越來越短,昨天的人才明天就不一定是人才,昔日的經驗就不一定能解決今天的問題,現在的知識就不一定適用于將來。因此,每位同志應始終把學習作為終身課題,做到持之以恒,常學常新。
常閱讀。閱讀是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大家知道,在世界各民族中,猶太民族以聰明智慧著稱。這其實得益于其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在猶太家庭,父母會在書上涂抹蜂蜜,讓年幼的孩子沾著吃,以此告訴孩子,閱讀是甜蜜的。閱讀作為獲取知識的基礎環(huán)節(jié),開闊眼界的有效方法,提升境界的最佳途徑,必須要保持經常,切實在閱讀中開闊自己、豐富自己、充實自己。
常思考。孔子早就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考是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思想活動過程,是把書本上有益的養(yǎng)分轉化為自己的素質能力的過程,只有常思考、??偨Y、常積累,學習才能有收獲,思想才能有進步,工作才能有創(chuàng)新。
常交流。蕭伯納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各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共同有兩個思想。因此,讀書學習決不能啃書本、讀死書,而要講求方法,這樣才能開卷有益、事半功倍。要在相互交流中開啟智慧,觸發(fā)思想,領悟真諦;要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促進記憶,提升素質;要在相互交流中破解難題,尋找對策,推進工作。
常運用。學習的目的是用。只學不用,就會陷入“本本主義”。不僅要當知識的“存儲器”,還要當知識的“處理器”,善于開動腦筋、縝密思考,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堅持讀書而不唯書,堅持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有的放矢地開展讀書學習。(陳文戈)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